第四期空中夜学堂
2025年秋季党课
石晶 赵思涵主题:我国在高铁、新能源、5G 等领域的技术领跑,背后是哪些体制机制创新在提供动力?
主要内容:PPT围绕我国在高铁、新能源、5G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展开,指出制度创新是核心驱动力。通过国家战略规划、跨部门协同等整合资源,依托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建构性市场培育、政策补贴等机制加速技术转化,五大机制耦合形成系统动力。同时提及基础研究短板,提出基金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等优化路径,展现制度创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主题感悟:我国高铁、新能源、5G的全球领先数据是“制度是核心动力”。从国家战略规划到产学研协同,再到政策托底降低试错成本,正是这些机制拧成一股劲,才让中国在技术赛道上从跟跑到领跑。不过也看到基础研究的短板,未来持续优化机制,定能走得更远。
王玉晴 邹嘉乐
主题:青年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哪些精神支撑?
主要内容: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三重关键精神支撑:一是以红色基因中的奋斗精神,注入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二是以“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凝聚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三是以担当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青春活力与创新力量,筑牢精神根基。
分享感悟: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信念如磐”的精神定力与“实干担当”的行动动能。红色基因里的奋斗底色,让青年在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等战场挺膺担当,如科研团队攻克“卡脖子”技术,用创新打破发展壁垒;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友善”,则让青年在基层服务中传递温暖,以志愿服务织密社会治理网络。这种精神力量,既是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罗盘”,确保方向不偏,也是攻坚克难的“动力引擎”,推动发展提质。作为青年,我们当以红色为魂、以价值观为尺,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让个人成长与国家现
朱家璇 李珵倬
主题:本PPT聚焦“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核心内涵,先明确2030达峰、2060中和的国家承诺与定义,再拆解能源转型、产业优化等关键路径。通过“手机换电池”等通俗类比,打破“双碳是宏大战略”的认知误区,展现其与衣食住行的紧密关联,让听众读懂这场绿色变革中,每个普通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微碳点”。
主要内容:PPT围绕中国“双碳”战略展开,先明确碳达峰(2030年前达峰)与碳中和(2060年前实现)核心定义;再阐述能源转型、产业优化等四大实现路径;接着解读其“升级而非减法”本质、峰与和的衔接关系及对衣食住行的影响;最后分享个人实践感悟,并补充国际合作案例、未来趋势与挑战,展现战略全貌与个体关联。
分享感悟:这次分享让我跳出“双碳是宏大战略”的固有认知,真正读懂了它与生活的紧密联结。准备PPT时,梳理“碳达峰与碳中和”定义、能源转型等路径,才发现风电光伏已走进日常用电,新能源汽车、可降解包装更是随处可见。分享中最触动我的,是阐述“微碳点”概念时听众的共鸣——原来拔充电器、选公共交通这些小事,都是参与双碳的实际行动。这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更让我明白,双碳不是遥远的目标,而是每个人用绿色选择堆砌的未来。未来我也会从自身做起,把低碳理念融入生活,带动身边人共同参与这场绿色变革 。
王欣然 李嘉璐
主题: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它如何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主要内容:PPT以“激活乡土新动能:以乡村振兴夯实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根基”为主题,从“时代背景与核心问题”、“如何激活乡土新动能”、“案例与实践”、“总结与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汇报,阐述了乡村振兴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关联之处。
分享感悟:通过夜学堂分享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乡村。当前城乡发展仍存在收入差距、公共服务鸿沟等挑战,而乡村振兴正是破解这些问题的战略抉择。激活乡土新动能需筑牢四大支柱:产业融合让农民增收,人才集聚打破发展壁垒,治理升级共享发展成果,文化生态实现双重福祉。浙江“千万工程”、山东曹县等案例证明,乡村振兴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作为党校学员,应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助力乡村发展,相信通过持续发力,定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宏伟
倪庆涛 陈子豪
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 “强国有我” 殷切期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年责任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主题内容:“强国有我” 是青年对国家的庄严承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年责任紧密相连。青年作为最积极有生气的力量,其担当奋斗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强国有我” 激励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以青春之力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
分享感悟:从历史经验看,青年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强国有我” 的精神激励青年勇挑重担,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这就要求青年树立远大理想,锤炼过硬本领,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争当先锋。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牢记嘱托,以 “强国有我” 的信念,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王铮尧 赵煦达
主题: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问题新挑战,青年需要培养哪些核心能力才能更好地担当使命?
主要内容:PPT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核心力量”为核心主线,新时代青年正处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其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此背景下,青年被赋予国家前途和民族希望的历史重任,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为此,新时代好青年必须对标“有理想、有担当”的核心要求,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并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要锤炼过硬本领,既锻造政治能力,也提升专业能力,以前沿眼光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趋势,努力成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要勇于担当,发扬不怕苦的精神,主动投身基层实践、志愿服务与科技创新,在服务国家与人民的火热奋斗中增长才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青年应以心系国家、拼搏进取的榜样为引领,脚踏实地,将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最终成长为能担重任、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争做先锋力量。
分享感悟:担强国重任,做有为青年,要求我们青年一代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 勤奋好学的品质,勇于担当的精神,关心社会的情怀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让我们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