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列表

Channel List

当前位置:

第二期空中夜学堂

发表时间:2025-10-20

2025年秋季党课

本次分享班级——党课七班

王嵩轶 赵小茜

主题: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青年,我们如何从"过去"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又如何在"现在"与世界的交流中,自信而包容地讲述中国现代化的故事,破解西方中心论的迷思?

主要内容:PTT主要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建设的融合,青年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双重使命三大板块进行讲解并告知我们当下的使命和任务,并提出建议和方针。

分享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底气,藏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过去”里;它的活力,则显在与世界平等对话的“现在”中。作为青年,我们既是文明的汲取者,更应是故事的讲述者。更重要的是,自信与包容从来不是对立的。我们不必因强调中华文明的独特性而拒绝世界优秀成果,也不必因融入全球化而丢掉自身底色。青年可以带着“和而不同”的智慧,在交流中既讲清楚中国现代化“从哪来”,也坦诚分享“向哪去”的探索这种不回避问题、不夸大成就的态度,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也是让世界愿意倾听、愿意理解的关键。

孙若溪、杜银帅

主题:过去的挑战可能是物质匮乏、技术落后,今天的挑战则可能是"卡脖子"技术、绿色转型、人口老龄化等。应对这些新型挑战,青年需要具备怎样的新思维和新本领?

主要内容:PPT围绕着新时代青年应具备的新思维与新能力,以及新时代青年们要应对的一些新挑战进行介绍与论述,首先将以往的挑战列出,如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等,从而抛砖引玉,将新时代的一些新挑战,如环境问题、绿色转型、“卡脖子”技术、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引出,以此来说明新时代青年仍不可懈怠与要应对这些问题要具备的新能力与新思维。

分享感悟:新时代下,新的挑战、新的问题与潜在的威胁等等都是新时代青年们所要面对的,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时代的变迁带来问题的变化,而问题的变化也能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如何才能在时代变迁的问题中不仅仅独善其身、还可以兼济天下?那就是将自己的思维与能力也随时代的变迁而更新,青年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在时时刻刻保证自己走在时代的前沿,才能保证自己拥有应对挑战与问题的决心,才能保证自己能有在时代浪潮下屹立不倒的勇气,才能保证自己会有在新环境情况下兼济天下的期望。

许庆浩、户嘉俊

主题:中国没有复制西方殖民掠夺、对外扩张的现代化老路,而是坚持和平发展。从历史角度看,这条“新路”的选择是基于怎样的国情和历史经验?

主要内容:文档围绕“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展开,将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近代发展经验、当代实践等维度,论证和平发展并非偶然选择,而是契合中国国情与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方向。

分享感悟:从历史脉络与现实实践看,和平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这一道路既植根于“和而不同”的文化基因,也源于对近代历史的深刻反思,更顺应了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坚持和平发展,既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为世界和平与共同进步提供了新路径。

邓云阳 王赫武

主题:请用一句话总结你对“中国式现代化与青春担当”的理解。

主要内容:核心围绕青春之我与中国式现代化展开,先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兼具五大特征的独特道路,也是民族复兴必由之路,青春担当是新时代青年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结合的实践,二者辩证统一;再从时代召唤、使命在肩、创新引擎等七大板块延伸,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机遇挑战、青年的使命与实践方向,最后以青春誓词收尾,强调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分享感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里,我真切感受到,这不是遥远的蓝图,而是与青年同频的成长赛道——它让我们能在科研一线攻坚、在乡村振兴扎根,更以民族复兴的使命呼唤我们挺膺而上。青春的价值从不在小我里打转,而是在投身这一伟大实践中升华:我们既是见证者,更该是建设者,用每一次实干、每一份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添彩,这便是新时代青年对时代最赤诚的回应。

罗美琪  戴浩宇

主题: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一代代青年是如何响应党的号召、担当时代重任的?这种担当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主要内容:在革命时期,以五四运动青年学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西南联大师生投笔从戎为代表,青年为民族独立抛洒热血;建设时期,青年组成垦荒队变“北大荒”为“北大仓”、王进喜“拼命拿下大油田”、“两弹一星”青年骨干隐姓埋名,成强国兴邦突击队;改革时期,青年在改革开放下海经商、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勇做时代开拓者。其担当精神核心是政治自觉、人民立场、奋斗姿态与全局视野。

分享感悟:作为党员发展对象,此次对不同历史时期青年担当的深入探究,对我们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思想的升华。从革命时期五四运动青年的振臂高呼、西南联大师生的舍生取义,到建设时期垦荒青年的战天斗地、“铁人”王进喜的拼搏奉献,再到改革时期创业青年的敢为人先、黄文秀的扎根奉献,一代代青年用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这种担当精神的核心,是政治自觉下的使命坚守,是人民立场中的初心不改,是奋斗姿态里的攻坚克难,更是全局视野下的家国情怀。以人民为中心、敢闯敢试且胸怀国之大者的生动实践。这激励我在新时代要以他们为榜样,强化政治自觉,树立人民立场,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奋斗创新,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将个人成长与民族复兴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科技创新等重任中续写青春华章。

李昱、郭雨菲、李博仁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未变。作为当代青年,如何理解并践行这份“不变”的初心?

主要内容:PPT围绕“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通过四个篇章展开,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践案例,层层递进传递核心思想。

分享感悟:那些鲜活的案例让我明白,初心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无论是扎根边疆的张俊、攻克量子难题的贺羽,还是勇闯数学“无人区”的陈杲,他们都用行动证明,当代青年的使命,藏在基层服务的每一次奔走里,藏在科研攻关的每一个日夜中,藏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敢担当”的选择里。这让我意识到,平凡的岗位也能成为践行使命的舞台,只要心怀“把小我融入大我”的信念,就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杨凌玲 骆宇璇

主题: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我们的青春为何需要奋斗?当“苦”不再是普遍状态,奋斗的精神内核是否需要更新?

主要内容:围绕“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展开,首先剖析“青春为何需要奋斗”,厘清优渥外部环境与以奋斗赢得个体尊严、国家未来这一核心使命的关系;其次阐述奋斗内涵的跃迁,从传统强调意志力的“苦干”演进为新时代注重方法智慧的“巧干”,实现从“体力奋斗”到“智力奋斗”的跨越,呈现知识密集、创新驱动、价值导向的新特征;接着从“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永葆奉献精神”三个维度,明确青年在新时代的奋斗实践路径;最后指出奋斗方式虽随时代变迁,但拼搏的精神与奉献的担当这一初心永恒。

 分享感悟:身处物质丰裕的新时代,奋斗的形式从“流汗水”转向“创思路”,但青春奋斗的底色从未改变。青年应深耕专业筑牢“智力奋斗”根基,以创新创造为“巧干”赋能,更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领域践行服务社会的担当。唯有如此,方能以青春之我在智力奋斗与价值创造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让奋斗成为青春最持久的动力与最亮丽的底色。


宋明禹  陈思妤

主题:如果为30年后的中国埋下一个“时间胶囊”,你会放入什么来代表你们这代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奋斗与担当?

主要内容:这份PPT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与担当,重点突出了在“中国智造”核心技术(如量子计算、5G)、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以及抗疫救灾等重大事件中的关键贡献。同时,它也描绘了在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与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未来愿景与数字化管理方案。

分享感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终结。中国以3500万军民伤亡为代价,长期牵制日军主力,为全球反法西斯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场胜利洗雪百年耻辱,捍卫国家主权,极大提升民族凝聚力与国际地位。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方能在复兴征程上砥砺前行,守护和平之光。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21 20:50:25